自己刚开始就业的时候,每天都很焦虑,头发大把大把的掉。辞职调养一段时间后,再次开始找工作,但那种焦虑的感觉又来了,甚至严重到凌晨4点醒来呕吐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让人意外的是,评论下方聚集起不少“同病相连”的人。有人表示,每到上班前一天就会失眠,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反反复复;也有人称,工作越久越不自信,越来越不想工作,只想逃避。然而不上班,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,其代价同样让人难以承担。
曾看过这样一个段子:你因为穷而做过什么事情?
虽然是玩笑,但很显然,高赞的背后暗藏着不少职场人的“真心吐露”。不得不说,工作上的千篇一律、办公室人际关系的一言难尽、刚好糊口的微薄工资、职业发展的不尽人意等,很容易让人在积年累月的工作环境中,逐渐产生身心疲惫、倦怠焦虑等情绪。但许多时候,这样的情绪却似乎并不被身边的人理解,尤其是“吃苦”过来的父母及长辈。“我毕业进了一家设计公司,工资虽然可观,但加班到半夜是常态。此外,老板还特别喜欢PUA,每天在工作群里打鸡血,宣扬加班是福报。跟父母吐槽,反而被数落‘矫情’,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有研究显示,超7成的中国职场人轻微倦怠,13%的职场人重度职业倦怠。可见,不想上班是现代职场人共同的情绪,并非个例,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。
要想获得解决方案,我们有必要先揭开职业倦怠的神秘面纱。
百度百科的词条显示,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。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、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。对此,著名的《马氏职业倦怠量表》从三个维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分类:第一种类型:情绪耗竭。主要由于工作过量,造成精力不足或耗尽。表现出的症状一般有感觉身体被掏空,身心疲惫等体验;第二种类型:去个性化,主要由于心理期待与现实环境的距离感加深,让本人对工作感到消极或厌倦。比如对工作感到麻木,对服务对象提不起耐心,甚至感到厌烦等。第三种类型:成就感丧失,通常是由职业压力导致的,取得成就的能力下降,逐渐感觉自身能力不足。譬如觉得自己效率下降,长期信心低下,陷入自我怀疑等。当然,职业倦怠除了由职业压力导致外,还有一些个人因素也与之息息相关。比如完美主义、职场人际、过度付出、个人心态等。不管原因为何,如果你也出现以上的症状,不妨尝试以下方法,为倦怠感对症下药,帮助恢复身心元气。治疗“职业倦怠综合征”的第一步:找出病因,才能直达病灶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可以借助纸笔等工具,并在上面写下所有让你倦怠的人和事。如:工作内容不感兴趣、人际关系让人疲软、老板性格太过强势等。罗列完之后,将之分类成“外部原因”和“自身原因”。并认真思考该因素能不能被自己化解到可接受范围,再为其添加上“可抗因素”和“不可抗因素”的两个象限。比如,对工作内容不敢兴趣,那么有没有机会改变现状。就像很多公司,会将繁琐且价值低的工作派给新人,但等到新一批的新人到来,或者调岗、升职等情况,又会有所改变。如果问题的本质是工作及工作环境本身,并且具有不可抗力,那么就要考虑换工作或者约谈领导。如果问题出在自己,比如自身的抗压能力或心态,那需要的就是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,或是自我调整。在许多的岗位,员工每天做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,难免会觉得工作枯燥无味。就从最基层的“保洁”这份工作来说,日本一名叫“新津春子”的阿姨,为了做好保洁这份工作,早晚会练习20分钟哑铃;熟悉80多种清洁剂的用法;对厕所的清洁标准是,可以在里面吃饭。最终,她凭一己之力带动团队,硬生生将羽田机场打扫成全世界最干净的机场。还被誉为「国宝级匠人」和「世界第一清洁工」。做重复的工作固然乏味,但有句话说得好: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你就是专家;重复的工作用心做,你就是赢家。即使是重复的工作,只要自己投入热情,愿意思考,也可以有新的乐趣。日剧《校阅女孩河野悦子》里,有这样一个场景给我很大触动:黑暗的地下办公室,大家都是灰头土脸的重复着每天的校阅工作,生活没有一丝波澜。直到悦子的到来,一切发生了改变。她会每天穿着精心搭配的服装激情满满来上班,在办公室种植绿植,装饰可爱的毛线玩偶。平心而论,大部分时间都要对着电脑,每天两点一线的职场生活,任谁都会生出些许倦意。但改变的方法并非只有辞职才能追求“诗和远方”。适当对日常生活进行一下调整,也可以带来良好的反响。在电脑旁边放上一个可爱的摆件,或是和恋人孩子的温馨合影;下班后,尝试开发一下新的回家路线,或是和朋友小聚,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。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改变,也能在疲惫生活中帮你逐渐找回对工作的热情。很喜欢这样一句话:工作就像一座大山,山永远在那里,如果无法改变山,那就改变看山的自己。2022,重整出发,希望大家都能以元气满满的状态,迎接将要展开的工作!在新一年的职场旅途中,发现更多的美好。为了便于求职小伙伴相互交流,分享经验
我们建立了文博求职交流QQ群
现十群已满,请大家加入十一群
895861678
欢迎大家入群来撩哦~
企业如需发布招聘请通过邮件进行联系job@hongbowang.net 编辑:猫崽
更多复习资料、课程,
请关注公众号“文博考研自救计划”▼▼
更多文博行业资讯,
请关注公众号“弘博网”▼▼